時代不同追求不同,審美觀念在轉型【陰柔,肌肉,陽光】哪個才是男性魅力閃光點。
少年堅持健身,變身肌肉狂魔,是追求完美,還是行為偏激,引深思。
這位 長相稚嫩,卻 有著施瓦辛格般體魄的「肌肉狂魔」,年僅17歲,比很多人默認的成人標準線還差一歲。
別看年齡不大,小男孩在健身領域大小也是一名紅人,粉絲超百萬,無數人對其頂禮膜拜。
據悉,他從 12歲就開始健身,剛開始目的很單純,希望自己能 長點塊頭,畢竟對于有著足球夢的他,瘦弱的體型一直是阻礙。也許他自己也沒想到,這 練著練著,人生規劃也隨之發生改變。
肌肉一天比一天誇張,塊頭也越變越大,足球看樣子是沒戲了,不過橄欖球倒可以考慮一下。
當然,日益變形的身形也招來不少非議。
很多網友表示, 他才17歲,這麼小年齡就把自己練成這個樣子,很明顯是病態的。還有人對其身高產生質疑,覺得他之所以那麼矮,就是因為過早超限健身所致。
分析
其實早在幾年前,就有 專家對其鍛煉方案提出了質疑,認為他是典型的負面案例,光從器械的重量來看,明顯超出正常范疇。
青少年是可以進行力量鍛煉,這本身並沒有問題,很多運動員經過系統性、科學性的鍛煉之後,在發育速度上遠超同齡人。
但如果鍛煉方案不科學,超出適齡標準,不但不會帶來好處,反而會對其身體造成一系列損傷。
甚至有人直言,希望小男孩能儘早去醫院做全面體檢,避免出現「蟻穴潰大壩」的悲劇。
超常規運動=健康買單,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鍛煉不可取
在這首先要給大家糾正一種觀念:肌肉發達≠健康, 「肌肉狂魔」的身材也許非常完美,8塊腹肌、健壯的胸大肌、結實的肱二頭肌,樣樣不缺,但從醫學角度出發,它們只是肌肉的一種表現形態,並不能代表生理健康程度。
最典型的就是那些使用激素的增肌者,別看平時他們好像可以一個打好幾個,很威風,可到了中晚年,小毛病會非常多。
再舉個直觀點的例子,日本相撲運動員,雖然他們看上去很胖,實際上肌肉群極其發達,有超乎常人的爆發力。
然而,這種用暴飲暴食結合瘋狂運動鍛煉出來的體魄,使他們的平均壽命還不到50歲(日本國民平均壽命高達80歲以上)。
內容未完結,請點擊“第2頁”繼續瀏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