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生活中,不難發現有很多「生活困難」的人,很多熱心的人會這些「可憐人」施予援手。
這是人性的善良,但是我們生活中,不是所有的可憐人都是真的可憐,有一些可憐人,可能他們並不可憐。
如果你遇到這兩種可憐人,不值得同情,要遠離。
一、道德束縛的「可憐人」
遇到不幸的人,或者處境艱難的人,的確是值得可憐的,但如果把不幸的遭遇和自身的艱難當成道德束縛的資本,一味地去要求別人,那這樣的可憐人,就是不值得同情和幫助的。
二、得寸進尺的「可憐人」
有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,說是在很久以前,有兩家鄰居,一家富裕,一家貧窮,兩家關係不算親近,但也不是太過疏遠。
某年,因為遇到惡劣天氣,莊稼顆粒無收,窮的一家人因為沒有存糧,生計艱難,眼看都快要活不下去了,於是向富裕的一家尋求幫助。富裕的一家人有不少存糧,覺得兩家人畢竟是鄰居,不幫忙也不太好,於是就送了一升米給窮的一家人救急。
窮的一家人專門前往表達謝意,同時又表示,一升米只勉強夠吃,但明年的種子問題卻還是解決不了,富裕的一家想著幫忙幫到底,於是又慷慨地多送了一斗米。
然而,窮的一家人看到富裕的一家這麼好說話,非但沒有領情和感恩,反而得寸進尺,向周圍人抱怨說:「他們那麼富裕,為啥才給這麼點米,就不能多送一點,再給我們一點錢救急嗎,真是為富不仁啊!」
一個人要懂得感恩,不懂感恩的人,沒有必要去同情他。真正值得我們同情的人,一定都明白人際交往的大智慧,希望大家在社會上都能認清這兩種「可憐人」。